启停技术详解:从分离式到滑行启停系统

启停技术详解:从分离式到滑行启停系统

启停技术,作为混合动力车的初步技术,因其成本效益和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正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随着汽车制造商在智能技术上的持续投入,启停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预计未来将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本文将深入探讨启停系统的几种主要类型,详细剖析它们的工作机制、主要供应商、特点以及适配的车型。

这种启停系统通过分离设计,将起动机与发电机分开,进而实现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快的响应速度。在车辆需要启动时,起动机能够迅速提供所需的扭矩;而当车辆行驶时,发电机则负责提供电力,同时为电池充电。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启停系统的整体效率,还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

在启停系统中,采用分离式设计的起动机和发电机颇为常见。这种设计使得起动机和发电机各自独立运作,发动机启动时所需的强大功率完全由起动机承担,而发电机则负责为起动机补充电能,确保其持续高效工作。这种分离式设计不仅提高了启停系统的整体性能,还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博世作为启停系统的重要供应商,其系统涵盖高增强型起动机、高性能AGM电池、智能可控发电机、集成起动/停止功能的发动机ECU以及传感器等核心部件。这一系统设计紧凑、安装便捷,且与传统部件尺寸兼容,适用于多种车型。

全球范围内,已有众多车型成功配备博世Stop-Start系统,如宝马的1、3、5系及X3,大众的帕萨特、高尔夫,奔驰的A、B、C、E系列部分车型,以及奥迪A6、A8等。此外,雷诺Megane、欧宝Corsa和Astra等也采用了这一技术。自2009年起,我国多家汽车制造商开始与博世合作,引入Stop-Start系统。至2010年上半年,长安CX30已率先上市并配备了该系统,随后长城、吉利、上汽、奇瑞等自主品牌也纷纷推出相应车型。

集成起动机/发电机启停系统,是一种采用永磁体内转子和单齿定子进行激励的同步电机。这种设计使得驱动单元能够被有效地集成到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中,进一步优化了车辆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法雷奥成功研发出i-Start系统,这一创新技术最初被应用于PSA(标致-雪铁龙集团)的e-HDi车型。该系统巧妙地将电控装置与发电机融为一体,实现了智能化的启停控制。当车辆遇到红灯停车时,发动机将自动停转,而一旦挂档或松开制动踏板,汽车便会迅速自动重启发动机,确保驾驶的连贯性与高效性。

截至现在,法雷奥已经为超过10家汽车制造商的50款不同车型提供了i-Start系统。其中,法国PSA集团、奔驰以及Smart等知名汽车品牌,都是法雷奥Stop-Start系统的重要客户。

马自达的SISS(现称为i-stop技术)智能启停系统,其核心在于气缸内的燃油直喷技术。当燃油燃烧时,产生的膨胀力被巧妙利用,从而重启发动机。此外,发动机上的传统启动机在启动过程中也发挥了辅助作用。据官方统计,采用马自达的SISS技术,发动机能在最短至0.35秒内迅速启动,这一速度是仅依赖启动机或电动机系统的两倍。

与前文所述的两种启停系统仅通过起动机来启动发动机的方式不同,SISS智能启停系统展现出卓越的控制智能和高效性能,即便没有起动机的辅助,也能轻松实现start-stop功能。这一创新技术最初在日本市场推出的Mazda 2、Mazda 3以及Mazda 6的部分车型中得到了应用。如今,随着国产车型的升级,长安马自达CX-5成为了首款搭载智能启停功能的日系非混合动力车型。

当前市场上的启停系统通常仅在车辆完全静止时才熄灭发动机。然而,博世最新推出的带滑行功能的起动-停止系统能在车辆滑行时便自动关闭发动机,例如在高速公路下坡时。此外,该系统还配备了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控制自动挡车型的离合器,使发动机与传动系统分离,从而延长滑行的距离。在滑行过程中,若驾驶员操作油门或刹车踏板,发动机会立即启动。

带滑行功能的起动-停止系统,其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对软件系统的升级以及对现有传感器数据的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了滑行功能。此外,该系统所采用的起动-停止起动机具有更高的负荷承受能力,能更迅速地启动发动机。更为便捷的是,该系统几乎无需额外零部件,便可轻松适配于大多数车型。

相关数据